
2024年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及指导教师
(通讯员:李方圆 )学位论文水平是学校学生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是对学生培养过程的有效检验和有力证明。我院近五年在河南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得佳绩,是我院近年来持续推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断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的结果。
在2024年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院何沛梓同学的《融合CNN和LSTM的大型滑坡位移动态预测》和郝顺顺同学的《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分析——以洛阳市为例》荣获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高宁老师和杨锋老师荣获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论文摘要1:滑坡是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具有突发性强、频率高、危害性大等特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立高精度的滑坡预测模型,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融合CNN与LSTM网络构建滑坡位移预测模型。以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为例,首先通过二次移动平均法将滑坡总位移分解为趋势项位移和周期项位移;随后利用单输入的CNN-LSTM模型预测滑坡的趋势项位移;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判断的月平均库水位、当月累积降雨量等8项影响因子与滑坡周期项位移作为输入值,利用多输入的CNN-LSTM模型预测周期项位移;最后累加趋势项和周期项的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评估模型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NN-LSTM模型预测累积位移的RMSE、MAE和R2分别为11.8007、8.6088和0.9861,CNN-LSTM模型作为一种预测滑坡位移的深度学习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论文关键词1:CNN,LSTM,滑坡位移预测,灰色关联度分析
附图 论文成果图及获奖证书:




论文摘要2: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与人们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复杂化。但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资源分配过程中,往往会有分配不均匀的现象出现,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的人们获得空间公平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为了保证公共服务设施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和配置水平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本文基于公共服务设施POI数据,运用ArcGIS软件的网络分析功能,如: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服务区可达性分析等,并以人口数据、路网数据等进行辅助分析,对研究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空间布局研究和配置水平分析,探讨研究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探究,最后提出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研究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呈集聚状态分布,空间分布方向为“西南——东北”方向,分布密度不均匀。
(2)研究区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较差,配置水平较低。
(3)研究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着问题:空间分布不均匀、可达性较差,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影响因素有四个:自然因素、人口因素、道路因素及历史因素。
论文关键词2: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可达性;影响因素
附图 论文成果图及获奖证书:




我院将继续稳步提升本科毕业学位论文质量,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